2006-07-20

包裝


人人都說日本的泡麵好吃,於是我在超市買了一包味噌拉麵。原本以為袋裝少了那個保麗龍碗,誰知道打開以後,看到那個小小的保麗龍盤上面裝著塑膠袋包好的麵還有兩袋調味料,我拿著保麗龍盤子衝出廚房以幾近抓狂的語氣說:「你看,為什麼要有這個盤子!?」

誰能告訴我那個保麗龍盤子有什麼作用?

我喜歡台灣鼓勵自備環保購物袋政策,倒不是為了省那一兩塊錢,而是愛護環境的那份心。曾經在新竹大潤發觀察過,自備購物袋的人比例大概將近一半;在日本賣場的觀察是只有我一個人把粗壯的白蘿蔔、茄子、雞肉、海鮮等放進自備的塑膠袋裡,其他的婆婆媽媽、爺爺爸爸都是拿著賣場免費提供的塑膠袋打包中(以滋賀縣為例)。如果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收銀員習慣將已經用保鮮膜包得牢牢的雞肉(vs保麗龍盤)再套上一個不透明小塑膠袋,打包中的消費者也是這樣,能多包幾層就包幾層。每次我都要用很肉腳的日文說:「yi desu,yi sedu」,手還要揮一揮,示意不要幫我包塑膠袋。

美國的超市裡,馬鈴薯、紅蘿蔔、大白菜等等都是擺在架上,你要多少自己拿,等到收銀台的時候再稱重結帳,所以能少幾個塑膠袋包來包去的。但是日本的超市裡,常常疏果都已經分裝好,躺在完美透明的塑膠袋裡,上面也已經貼好條碼了。一根紅蘿蔔、一顆紅甜椒也都是這樣,更不必說什麼鴻喜菇之類的,因為這種一定是有一個保麗龍盤子裝好。新竹的大潤發就比較好一點,不是所有的蔬果都套上塑膠袋;但是每次我要拿著選好的水果去秤重的時候,我的神經就會緊繃,因為我超怕賣場的人用一個超難解開的釘子把袋子釘起來,這樣就不得不拿剪刀剪開,那個袋子就報銷了。

日本其實是一個對環保政策很用心的國家。垃圾分成可燃、不可燃,資源回收的項目好像也比台灣細致。剛剛說的那些保麗龍盤其實都可以回收,但是我還是很討厭保麗龍。原因有兩個,第一是真的沒必要使用保麗龍;第二我家離回收保麗龍盤的超市有三公里的距離,我不想常常拎著一大袋保麗龍。每次我們家的不可燃垃圾總是以四比一的比數超越可然垃圾,也就是一個月裡如果不可燃垃圾要倒四趟,那可燃的只要一趟就好。

去年夏天,我在美國家裡跟未來的婆婆一起整理地下室,那裡的超市塑膠袋數量可以說已經爆炸了。為什麼?因為美國大概只有舊金山有自備塑膠袋政策,其他的地方是沒有的。很多人也許是懶,也許是還沒養成習慣,也許是根本沒有自覺,所以上超市買東西的時候,收銀員都會給很多個袋子。當所有的採購品從車上搬進家門,這些袋子的任務就結束了,當然就開始屯積在家裡某處。

常常很多人抱怨家裡有很多雜物,許許多多的居家布置雜誌也總是不斷地告訴讀者要怎樣清除這些雜物。但是,換個角度想,隨身包包裡自備一個塑膠袋,一年下來就可以少用幾百個。賣場改變包裝政策,少包幾個保麗龍盤,少套幾個塑膠待,那我們也可以減少垃圾量。

在新聞裡看到台灣要開始限制過度包裝,真是舉雙手贊成。老實說,台灣的環保政策不會比國外差,有時候,也許政府實施的手法要再細致一點,讓大家明白這些政策不是在擾民,而是為了讓每個人有更棒的生活。


【圖片說明】日本彥根多賀大社繪馬通。圖文沒有關係,請大家純欣賞圖而已。

1 comment:

準棒 said...

其實中國大陸也有類似的政策,像是中秋月餅如果包裝過度要開罰。
不過,包裝是和消費者的心理密切相關的。我們總會認為包裝越精緻的東西價值越不菲,加上包裝肯定沒有東西來得貴(應該不會包裝到這麼誇張的地步吧?)所以才會讓包裝到很誇張的地步。